为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,火灾无情,掌握消防应急疏散知识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。

一、火灾预防基础
日常留意电器设备,不超负荷用电,及时更换老化电线与电器。在宿舍里不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,如热得快、电炉、电暖器等。这些电器超出宿舍电路承载能力,易引发火灾。离开宿舍时,务必关闭电器设备电源,如电脑、台灯、充电器等。防止长时间通电引发火灾。合理使用插线板,不能将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插在同一个插线板上,也不要将插线板放置在易燃物旁,如床上、书本边。

二、火灾发生时的应对策

1. 冷静报警: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,清晰告知火灾地点、火势大小、燃烧物质及自身姓名与联系方式。
2. 初期扑救:若火势较小,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,使用灭火器、消火栓等器材尝试灭火。如电器起火先断电,油类火灾勿用水灭。
3. 及时疏散:火势失控时立即疏散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前行,减少烟雾吸入。按疏散指示标志或安全出口标识方向有序撤离,不可乘坐电梯,防止被困。若无法逃生,退回房间,用湿布塞门缝、泼水降温,在窗口呼救等待救援。
4. 特殊场所应对:在商场、影院等公共场所,留意安全出口位置,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疏散。在学校,按预定方案迅速排队撤离,教师维持秩序。在高层建筑,了解避难层位置,火灾时若楼梯间被烟火封堵可前往避难。

三、日常演练与教育的重要性
学校定期组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,让学生熟悉疏散流程与技巧,提高反应速度与协同能力。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与培训体系,通过讲座、宣传册、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,使消防应急疏散知识深入人心,形成全社会重视消防、掌握疏散技能的良好氛围,共同守护生命与财产安全。